close


  人在異鄉總是會被問到這個問題。其實不只是我,因為美國太大,美國人初次見面時也會問。然後大概有一半的人就會開始聊運動比賽,某個四分衛如何如何的話題。我十分懷疑他們能不能在地圖上找到那個地方,但他們可以對那個球隊的事如數家珍。

  台灣不是一個大家會知道的地方,我有很有自知之明。通常能講出亞洲,我就謝天謝地了。出國以前還會自己偷偷幻想可以趁機教一下外國人,讓他們知道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。但沒多久就放棄了。因為我本來以為會需要澄清的問題是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」,但沒想到,大多數人並不會把台灣跟中國聯想在一起,反而是泰國。

  那天和一個美國同學聊天:
  P:在下       G:帥哥一枚

  G:P,你是從哪裡來的?
  P:台灣。
  G:喔,我哥哥有去過泰國。
  P:咧?我是從台灣來,不是泰國。
  G:啊?你不是說中文(Mandarin)嗎?
  P:是啊,所以咧?
  G:泰國人不是說中文嗎?
  P:他們說泰文!!

  我整個人三條線,還有十八隻烏鴉飛過。心裡不斷嘀咕:虧你長那麼帥,實在讓我太失望了。不久,我跟在密西根唸書的朋友聊到這件事,她覺得不可思議到了極點,在那個人口不到十萬人的小鎮,世界地理比芝加哥人好太多,從來沒人跟她講過這麼沒道理的話。有不少人有跟我有相似的經驗。朋友有次說自已是台灣來的,外國人回她:喔,我去過曼谷。朋友回答也很妙:我不知道那是哪!

其實這應該是因為很多泰式料理餐廳都是以「Thai」為名,學校附近就有一家叫「Thai Spoon」,另一家叫「My Thai」。「Thai」跟「Tai」聽起來完全一樣。很有混淆的效果。還是有幾次遇到有人問:你覺得台灣跟中國會不會變成一個國家?馬上就會知道他們是除了體育版,也看其他新聞的人。但那是少數,我現在整個把標準降低到「台灣和泰國是兩個國家」,自認已經是了不起的國民外交和地理教育。「我從台灣來,講中文。台灣和泰國是不一樣的兩個地方」。

  後來我發現這是個詭異的問題。城市的人不等於有國際觀,芝加哥亞洲人太少,不足以讓他們覺得有瞭解地球另一端的必要。小鎮裡國際學生多的不得了,大家懂得不是黃皮膚的人都來自同一國的道理。雖然跟我們講阿里嘎多也是聽得懂,但心理總不太痛快。

  昨天去一個很local的小店買午餐。小店的的漢堡只要對面餐廳的四分之一價錢、而且不只雙倍好吃,是學生的最愛,但只收現金,廚房裡工作的全是amigo*。

  P:在下       A:Amigo

  A:你點什麼?
  P:Cheeseburger
  A:蕃茄、洋蔥、生菜都要嗎?
  P:都要,謝謝
  A:撒網隻腳(滿臉笑意)
  P:什麼?
  A:撒網隻腳*2(另一個人也跟來講一樣的話)
  P:???(我英文有爛到連點菜都要聽不懂了嗎)

  然後靈光一閃,他們可不是問我還要不要加什麼,而跟我說三碗豬腳啊。我覺得我有空白三秒鍾,我知道他們只是想表示友善,但我實在想不出來要回什麼,但又不忍心傷害他們。只好努力揚起嘴角,笑笑地說:「謝謝,但我不是從泰國來的。」幸好我的東西在這時做好了,投以抱歉的目光然後離開那家店。

  這學期新認識一個芬蘭來的女生,每次一講完「我是從芬蘭來的。」她的下一句一定是:「芬蘭是北歐國家,但不是斯堪地納維亞半島(Scandinavia)的一部份。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只有挪威、瑞典和丹麥。」我一開始覺得,這個介紹真妙,我還以為她會說:Nokia是芬蘭的品牌,這一類的台詞。後來我想她應該也是被這差之毫釐、失之千里的錯誤搞了一百次,然後發展出這一套自動自發說明註解的吧!

  我會致力於「台灣和泰國是不一樣的兩個地方」的世界地理教育大責。台灣政府應該不會頒獎給我,但那不是重點,我可不想下次辦party的時候,有人來問會不會有Pad Thai**。


 

*amigo是西班牙文朋友的意思,現泛指拉丁裔

**Pad Thai是所有泰式餐廳都有會有的一道料理,是酸酸辣辣的泰式魚醬炒米粉,米粉大約是陽春麵的粗細,很受歡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r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